加國新聞

飛機座椅套袋暗藏血糖試針


[2016-07-22]
加航女乘客中招    投訴無門 

一名女乘客於7月18日(周一)黃昏乘搭一班加航(Air Canada)飛機,從溫哥華(Vancouver)前往美國夏威夷檀香山(Honolulu, Hawaii)的時候,不慎被乘客座椅套套袋內的一枝血糖檢驗刺血針(lancet)刺中。
 
雷琪(Amielle Lake)當時帶同其15個月大的女兒,到夏威夷度假。起飛之後,她翻找座位上套袋裡時,突然感到一陣刺痛。

從座椅套袋伸出手來,手指就流血,並且插着一枝看起來大約2.5厘米長的針,該枝針馬上彈出來,跌在兩旁座椅的通道上。

旁邊一位護士告訴她,是一枝扎手指頭、用來抽取血液樣本、以便測試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刺血針。

座椅套袋內還有其他血糖測試組件,包括血糖試片(blood glucose strip),上面染有血液樣本。
該護士建議雷琪,抵埗之後要把刺血針和試片帶到醫院,檢驗一下有否帶任何病毒。

可是,飛機上的加航空中服務員沒收了這些物品,飛機降落檀香山之後,更拒絕把這些物品交還給雷琪。

雷琪接受媒體訪問時埋怨:「我對於加航處理這件事情的手法,真的感到懊惱。」她表示,空中服務員起初很樂意幫助,但餘下航程中,她感到他們憂慮責任問題多於她的個人福祉。

飛機降落之後,雷琪詢問加航機組人員,如何處置該枝刺血針和血糖試片,她更要求取回這些物品,以便到醫院或診所檢驗。

加航機組人員沒有答覆,也沒有順應她的要求,只給她一個客戶服務電話號碼,叫她致電垂詢。
雷琪當晚前往檀香山一間醫院,接受破傷風針注射,醫護人員告訴她,感染疾病的機會很細,但如果她不放心,回國之後可以做更多檢驗。

加航向媒體回應事件時,確認有發生上述事件,並認為事件「非常罕見」和「令人不安」。發言人馬女士(Angela Mah)在聲明中說:「我們了解該乘客觸碰了它之後感到苦惱。」又暗示加航保留該刺血針是基於安全理由。

馬女士續說,加航處理這類事件是有一套詳細規定,她稱:「我們標準的安全程序、得到機組人員的正確執行,以確保該刺血針放置在一處安全地方,防止進一步的傷害和感染。」

對於使用過該枝刺血針的乘客,沒有妥善棄置它而感到不幸。

她強調,機組人員已經建議雷琪,當航班抵達檀香山之後,就要馬上尋求醫護,並承諾與她保持聯絡。

雷琪不滿加航只依照規條的做法,她注意到機組人員當時也不確定如何處理,只擔心責任問題。她認為,乘客登機之前,座椅內的所有遺留物品、包括該枝刺血針都必須清理。

她本人是一位創業家,凡事以客為尊,但機組人員和地勤人員都顯得毫不關心,她指摘說:「我覺得他們懼怕承擔責任,多於關心我的個人福祉。」

雷琪的丈夫亞桑尼提斯(Damien Assonitis)也認為加航擔心法律責任,多過關心他太太的健康。

亞桑尼提斯翌日前往溫哥華國際機場,與加航多位職員交涉,更詢問一位經理,究竟加航有沒有測試該刺血針。

他表示:「因為時間很重要,但卻徒勞無功,情況猶如阻擾溝通,一整夜和一整天,我們都蒙在鼓裡。」

亞桑尼提斯續說,整個過程所收到的消息相當混淆,有加航職員告訴他,航空公司的醫生已經檢驗過該刺血針,認為是安全的。另一人則告訴他,該刺血針正在卑詩省測試中。

最後,一位經理由保安員陪同,向他說他們試圖測試該刺血針。由表示願意提供機票給他,前往檀香山陪伴太太,可是他工作纏身,不能成行。

加航回應媒體詢問時指出,他們的詳細規定,包括必須徵詢公司訓練有素的醫務職員,也要徵詢第三方醫務顧問的意見。

馬女士表示:「醫務顧問的建議是,最佳的做法是敦促該乘客先行接受檢驗,以策安全;至於由實驗室來測試刺血針,並不是決定它有否受感染的有效方法。」

卑詩省疾病控制中心(B.C. Centre forDisease Control)的卡雷登醫生(Dr. Mel Krajden)也認同,實驗室測試刺血針未必有可靠的結果。

他也同意,這情況染病的比率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