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新聞


【外資增持】新加坡銀行:看好中國市場 建議超配


[2024-07-24] - 169人點閱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曾業俊、實習記者 劉奕辰)新加坡銀行昨發表2024中期投資市場展望,該行中國股票策略師霍慧敏表示,目前該行在環球股票當中,超配日本以外亞太區市場。中國內地市場及香港市場充滿機會,當中部分行業亦獲該行超配,尤其是剛閉幕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及未來5至10年支持國家經濟增長的動力,包括鼓勵科技和創新,其論述篇幅亦比以往更多,更具體提及部分重點行業。此外,三中全會亦提及會重點扶持民企,又會支持地方政府財政和社會保障,相信這些措施將成為未來內地中長期經濟增長動力。
內地中長期經濟增長動力勁
霍慧敏指出,該行對中國內地市場持超配建議,主要基於內地企業的盈利增長。儘管近期宏觀數據如零售銷售低於預期,但自4月底的政治局會議以來,MSCI中國指數(MSCI China
Index)的盈利已開始正面調整,特別是在科技板塊,包括通信服務和互聯網領域。預計今年中資科網股板塊的收入將增長約20%,盈利增長料超過18%,高過市場預期,又指這類企業過往一段時間於控制成本開支的能力有助其毛利率改善。
霍慧敏建議,投資者宜關注高質派息股,如電訊、能源和內地銀行板塊。該行最近將內銀板塊的評級,由「看淡」調升為「中性」,主要由於監管當局重視金融機構回報,這將改善銀行息差,並推動大型國企銀行於今年首次派發中期股息。內銀板塊具穩定的現金流和盈利增長,以及健康的資產負債表,將為投資者帶來理想股息回報。
她續指,內地民企已開始考慮回購股票,從股息加回購角度考慮,內地有不少企業可為投資者帶來逾8%的整體資本回報。特別是吸引南下資金方面,當現時中國十年國債收益率是2.2%至2.3%水平時,便出現較大息差,相信將成為較長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互聯網板塊企業或不同行業的龍頭企業,其收入和盈利來源已不再局限於中國市場,反而當中有20%至25%來自國際市場,相信這些企業都可為投資者帶來盈利增長,值得市場關注。
霍慧敏認為,中國現時最重要的經濟動力是內需而非出口,預期明年基建方面的固定資產投資會對中國經濟有較大拉動,出口則可能受制今年的高基數效應。
恒指一年看升18% 料見20600
港股方面,霍慧敏指出,該行對恒指基本情境下的12個月目標價為20,600點,較現價有約18%上升空間,主要由於該行預計恒指成份股盈利增長將可恢復至約9%至10%水平,且相信其估值可重返以往的中長期均值。然而,由於長期利率下行空間不大,加上本港銀行未有緊貼美國加息步伐,故即使美國即將啟動減息,她料港息亦會在高位徘徊一段時間,支持港銀息差。同時,個別港銀回購亦有助推升資本回報。
大行對三中全會後內地市場表現預測
1. 企業盈利增長
◆整體盈利增長約1%,主要來自科技板塊,尤其是通信服務和互聯網領域
◆科技板塊預計今年收入增長約20%,盈利增長超過18%
2. 宏觀經濟復甦
◆整體宏觀經濟復甦和增長仍不平衡
◆出口強於預期,零售低於預期
3. 高質量股息股票
◆投資者應關注高質量股息股票,包括電信板塊、能源板塊和中國的銀行板塊
◆大型銀行今年首次派發中期股息,帶來穩定的現金流和盈利增長
4. 私營企業回購
◆一些私營企業開始進行回購,為投資者帶來超過8%的整體資本回報
◆在中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為2.2%至2.3%之間的情況下,這種息差具有長期吸引力
5. 互聯網板塊龍頭企業
◆互聯網板塊的龍頭企業收入和盈利來源不再局限於中國市場,有相當一部分來自國際市場
◆這些企業在國際市場的收入和盈利佔比超過20%甚至四分之一,值得關注
6. 市場潛力和政策影響
◆內地市場和香港市場在特定板塊和優質公司的帶動下,具有投資潛力
◆三中全會及相關政策可能進一步促進資金回流和市場穩定,為投資者帶來新的機遇
7. 支持性政策措施
◆中國政府已經在宏觀經濟層面推出了各種措施,包括財政規則和最近的利率等政策
◆這些措施在長期來看有助於實現5%的經濟增長目標
資料來源:新加坡銀行
整理:香港文匯報實習記者 劉奕辰


上题 : 【聚焦三中全會】促科創投資和新質生產力 提升競爭力 港交所力吸創科企業上市

下题 : 【聚焦三中全會】調控放權 樓市建發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