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莊程敏)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在「2025粵港澳大灣區高峰論壇」致辭,從創新科技、金融貿易、基建聯通等三方面,介紹了香港擁抱變革,貢獻構建一流灣區的努力。他表示,特區政府將全力發揮香港在「一國兩制」下國家機遇和國際機遇的雙重疊加優勢,驅動大灣區發展。租户正進駐第一期首三座大樓李家超尤其強調香港在匯流創新要素、以科技發展突破界限方面的成就。他指,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是國家「十四五」規劃下大灣區內重大合作平台之一,發展潛能跨越地域界限。河套香港園區第一期首三座大樓已落成,租戶正陸續進駐,今年年底前園區將正式進入營運階段。他表示,政府已成立河套香港園區跨部門審批專班,加速園區建設。政府已推出園區第一期餘下用地的選定地塊,徵求私人發展計劃,將考慮因應市場需求,以「邊建設、邊進駐」模式,靈活為企業提供工作空間,讓企業提早進駐、盡早發展、更早實現成果。政府會爭取園區在今年內完成第二期發展規模、產業分布等規劃,並完成園區總體布局。金融貿易方面,他認為要深化金融聯通,團結出海抓緊機遇。本港會配合優化機制,為內地私募市場引進更多境外資金,以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優勢,服務大灣區的資金融通。他提到,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提供多元化的人民幣產品與服務。深圳市人民政府自2021年起,每年都在香港發行離岸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券,累計發行總額至今達260億元人民幣。廣東省人民政府也於去年首次在香港發債,廣東省政府很快將再在香港發行新一批債券。基建聯通方面,他說,政府剛剛宣布了「粵車南下」最快下個月實施,最近又成立了內地企業出海專班,今年6月推出了「跨境支付通」等措施,打通資金物流價值鏈,便利經貿活動和人員往來。建多式聯運模式助內地貨物出口同時,香港全力與大灣區各個城市和內地省市建立不同的多式聯運模式,包括打造「鐵海陸江」,即鐵路、海路、陸路、江河的立體聯運體系,便利內陸地區與海外的貨物經港中轉,發揮香港和內地港口航線互補共贏的優勢,讓內地貨物走得更遠。李家超表示,將繼續與大灣區各城市同心協力,開拓處處商機,共建更具競爭力、更宜居宜業的世界級的灣區城市。繼續全力發揮香港在「一國兩制」下國家機遇和國際機遇的雙重疊加優勢,驅動大灣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