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新聞


學界「奧斯卡」頒獎禮上分享追夢心得 導演陳健朗吳煒倫:堅持比才華重要


[2023-07-11]
香港文匯報訊 (實習記者 章馨憶)有學界「奧斯卡」之稱的「全港中學微電影創作大賽」第九屆頒獎典禮前日舉行,各組別的金、銀、銅獎及各個獎項已揭曉。初中組金獎作品是《你?妳?》,銀獎和銅獎作品分別是《平=「等」?The
Law of
Jante》和《同一天空下》;高中組金獎作品是《禮物》,銀獎和銅獎作品分別是《傾斜的天秤》和《在????中的這一秒》。《手卷煙》導演陳健朗作宣傳大使以及《毒舌大狀》導演吳煒倫擔任本屆的評審。頒獎典禮上兩位導演以經驗激勵學生,做電影是個漫長的過程,不要因為一次失敗就放棄,追尋電影夢就要堅持。
「全港中學微電影創作大賽」主辦方是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智權教育中心及香港微電影學會。大賽從2013年開始舉辦,望通過比賽形式挖掘富有製作微電影潛力的青少年,激勵更多心懷夢想的同學投入電影製作的嘗試之中。今年已是第九屆,比賽主題為「青年你有SAY」,以近年熱門話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的17個目標,讓同學們可以揀選最關注的議題拍攝成微電影參加比賽,以關注社區可持續發展。
陳健朗就本屆大賽作品給出扼要評價:「高中組拍得都非常好,得獎只是絲毫之差的區別。難得的是除了講故事的drama形式,我們還看到了新的方面。贏不驕,敗不餒,未獲獎不一定是電影差,可能是評審口味的問題。得獎與否都要調整心態,不能影響下一次的創作。」
陳健朗又做導演又做演員, 正如本次大賽中一個作品團隊,他們有成員亦是兼任導演與演員兩個位置,對此他十分欣賞。「導演要以宏觀眼光看待全局,了解戲劇、文本、美術、剪輯等方面。這是一個很難的崗位,他要學習多方面的知識。演員則要熟悉文本,主要是學習技術性方面的東西。
」對待電影創作,他提出提綱挈領的意見:「一直創作,不要停止。」
吳煒倫對此也作了相同的回應:「不管電影得獎與否,都要堅持創作下去。」 他補充說, 「做導演是需要勇氣的。不管拍的電影好與壞,導演要勇於站出來說,『這個是我拍的』。」
談到本屆大賽,他也有諸多感受:「據我多年經驗來看,學界的獎已經是很公平的了。」
隨後,吳導演不僅給得獎的作品提出建議,還給其他作品都提出了詳細的評價與意見。
千萬不要隨便放棄
吳煒倫是從編劇轉為導演的,當聊到轉變有什麼困難時,他有一番經驗之談:「最開始、做的時間最久的那個崗位,可能都不是最合適的崗位。我建議大家在電影創作中嘗試不同位置,直到找到一個最適合自己、能發揮得最好的位置。可能這個觀念對年輕人比較old school,但確實是很多年輕人會面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
他還聊到以往與現在的電影狀況。「電影行業一直很需要新人,無論台前還是幕後。這些年我們看到很多新人入行,但是很快就消失了。不是前輩趕走他們,而是他們捱不了挫折。面對這個境況,就需要堅持,這個重要過『才華』 二字。」
「現在太流行放棄,我希望大家千萬不要被它打倒。做電影是個漫長的過程,不要因為一次失敗就放棄。這次不行,就下次。當你一直嘗試之後就會發現,其實最重要的是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這比拿任何獎項都要重要。」最後,他娓娓鼓勵全場電影後生。
就如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助理總幹事許博士所說,「做電影就像讓一場夢成真一樣」。不同年齡層的電影追夢人做電影,不僅是將幻想中的故事成真,更是將自己心中的夢想成真。